近年來,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為保障百姓用藥安全,加強藥品質量監管,以改革的思路穩步推進藥品抽檢工作。2017年全省藥品抽檢工作結合監管發現的問題組織實施了風險品種重點抽檢和專項抽檢等多項新措施,取得良好成效。2018年全省藥品抽檢工作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扎實抓好藥品安全“大抽檢”,充分發揮抽檢的技術支撐作用,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明確工作重點,提高抽檢效能。確保本省企業生產的藥品質量,明確各地要對省內藥品生產企業及其生產的國家基本藥品品種100%覆蓋抽檢,同時圍繞監管重點,加大抽檢力度、擴大抽檢覆蓋面。
二是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模式。選取6類高風險品種嘗試開展探索性研究抽檢,對輔料、生化藥品、中藥材(飲片)3個專項抽檢采取分散抽樣,集中檢驗的新模式。根據品種的共性風險和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檢驗、探索性研究和質量分析工作,揭示潛在的質量風險或違法違規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努力將檢驗結果轉化為監管成果。
三是落實問題導向,進一步排除風險和發現問題。要求各地對近年抽檢中發現廣東企業生產的不合格藥品進行100%跟蹤抽檢,對出現藥品質量問題的流通使用環節單位有比例的開展跟蹤抽檢。
四是嚴查重處,做好不合格藥品處置和企業查處。明確抽檢發現的不合格藥品要第一時間采用下架、封存、實施召回等相應處置措施,全面防范和控制風險,及時對每一家涉事企業或單位立案調查,依法處置并公開處罰結果。(省局稽查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