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醫療成果轉化長期面臨的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難題,幫助科研人員實現名利雙收,也為患者帶來最溫潤的春雨。”7月14日在廣州舉行的“春雨行動——推進醫療器械臨床研究成果轉化”政策宣貫培訓班上,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梁勤儒如是說。
南都記者現場獲悉,廣東已累計獲國家藥監局批準Ⅰ類創新藥25個、創新醫療器械48個,涌現出依沃西單抗注射液、奧雷巴替尼片、導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統、折疊式人工玻璃體球囊等一批創新突破產品。
“過去醫生的專利轉讓就像‘嫁女兒’,現在更像是‘找合伙人’。”多位醫療機構代表和科研人員興奮地說,這一新政將徹底改變醫療科研成果轉化生態。
新政實施后,政府部門將更早介入、更快審批,并突破傳統的“一錘子買賣”模式,推出股權作價、先用后轉等轉化形式。這也意味著,醫療科研人員將從簡單的技術轉讓,轉向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成長的新模式,實現真正的“雙向奔赴”。
1
臨床資源全國領先 廣東如何激活源頭創新?
宣貫培訓班上,梁勤儒介紹,近年來,廣東省在藥品、醫療器械和化妝品生產企業數量、注冊備案品種存量、創新產品獲批數量等方面位居全國前列。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藥械化生產企業總量8983家,注冊備案產品達176萬余個,均居全國第一。
梁勤儒表示,廣東高水平醫療機構相對集聚,全省現有三甲醫院250家、高水平醫院50家,擁有呼吸內科、腎病、傳染病、消化內科、腫瘤、中醫等一批國內高水平臨床試驗研究平臺,臨床試驗資源居全國前列。截至2025年6月底,廣東省已備案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174家,近3年來每年新增本省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項目超過500個,數量均位居全國第一。
然而從全球來看,華南理工大學新型生物材料與高端醫療器械廣東研究院院長王迎軍院士說,醫療器械作為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長周期的高精產業,我國總體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到5%,距離發達國家的25%-30%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為加快推進醫療器械臨床研究成果轉化,作為首批試點省份之一,廣東率先開啟“春雨行動”。
據悉,“春雨行動”是由國家藥監局主導、促進醫療器械源頭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通過系統收集臨床醫生的創新創意,有效對接醫療器械研發需求,搭建從臨床研發到使用跨部門全鏈條協同通道,有效促進醫療器械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2
廣東版“春雨行動” 如何破解臨床轉化難題?
廣東在落實國家藥監局“春雨行動”的基礎上,結合本地醫療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的特點,推出更具針對性的“廣東版”創新模式,通過多維度機制突破臨床轉化瓶頸。
成果轉化,要從臨床回到臨床。“我們鼓勵由臨床大夫提出臨床需求和基本解決方案,通過政府機關打通信息壁壘,推動醫生和企業自主匹配、設計開發,把臨床需求、方案落地,實現醫工結合。”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認證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曾祥衛補充。
在《關于開展春雨行動——推進醫療器械臨床研究成果轉化工作的實施方案》里,強調以“四個一”落實“春雨行動”,即一個方案、一個標準、一套機制、一個平臺,聚焦重點領域,加強項目跟蹤和培育,全力促進“臨床創意”與“產業實力”的深度融合。
方案提出,由省藥品監管局審評認證中心針對成果轉化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障礙,按照“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導、研審聯動”原則,開展項目培育、輔導和服務。
對于符合條件的二類醫療器械項目,推薦其進入審評前置程序、廣東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零發補、少發補”程序,通過研審聯動、滾動審評,提升審評效率,縮短注冊申報周期,加速上市進程。
對于第三類醫療器械項目,引導其申報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積極爭取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和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審評檢查大灣區分中心提供支持,重點培育創新性強、臨床價值高的第三類醫療器械,加速產品上市進程。
3
早介入、快審批、多模式
廣東讓臨床創新“跑起來”
哪條政策最戳中痛點?對醫生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嗎?活動現場聚集了廣東多個地市的醫院代表。當天清晨從湛江趕來的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科研管理科科長劉文鑫,就是其中一位。
他向南都記者坦言,醫院整體的科研工作基礎相對薄弱,成果轉化更是弱中之弱。雖然近年來醫院積累了一些專利,但轉化工作始終未能突破,至今仍是零。“目前最大的難點在于轉化前的環節,即如何精準把握臨床需求和市場動向。”
“雖然車程遙遠,但會議含金量很高。我們終于理清了從研發到轉化的全鏈條邏輯,這對指導臨床科研工作至關重要。”劉文鑫說。
“以往發現醫療器械的不足時,需要先完成科研,再尋找企業對接,過程漫長。”宣貫會現場,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張海波用“三個突破”概括新政亮點:一是更早介入,在研發孵化階段就引導企業參與;二是更快審批,大幅縮短轉化周期;三是更多形式,除了傳統轉讓,還創新推出股權作價、先用后轉等模式。
他以腫瘤科的微波消融器械為例,臨床醫生從發現問題開始,就與企業深度合作,實現“邊研發邊轉化”,這種“醫企協同”的新模式既降低了企業風險,也調動了醫務人員積極性。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坐擁全國最優質的三甲醫院集群和生物醫藥產業鏈,“春雨行動”將加速實驗室成果向臨床應用轉化。“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服務大灣區患者,更要讓廣東的創新醫療成果惠及全國、走向世界。”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系列創新舉措將有效打通醫療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為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