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妝看廣州,廣州美妝看白云
廣州市白云區擁有
全國規模最大的化妝品產業基地
形成了集生產、研發、檢測、銷售等
全產業鏈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說起美妝
白云必須有名字
近日
新華社走進白云
探訪美妝企業
為白云的美麗經濟點贊
《經濟參考報》是新華社主管主辦的重點報刊,突出高端財經以及參考性,追蹤重大熱點財經新聞、透視和解讀重大政策、重大事件和重大趨勢。
白云區化妝品產業
成功入選國家級和省級特色產業集群
當前
白云區正打造
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
千億級化妝品產業集群
跟著新華社的腳步
看白云“美麗經濟”
數據顯示,廣東化妝品企業數量和工業總產值均占全國的一半以上。依托強大的產業基礎,廣東化妝品產業的集聚效應持續釋放,孕育出超過4萬家化妝品品牌商。近年來,廣東瞄準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不斷加強品牌培育和質量提升,推動化妝品產業從“大體量”向“高質量”邁進,助力“美麗產業”向上向新。
在位于廣州市白云區的廣州夢爾達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琳瑯滿目的展品標記了公司成立多年來的發展軌跡。夢爾達科技成立于2016年,并于2021年在廣州成立品牌運營中心,集團旗下男士護理品牌“海洋至尊”通過兩年多的發展,在2024年實現8個多億的銷售額。
“我們就是看中了廣東完備的美妝產業供應鏈,這里聚集了很多頭部品牌,人才優勢很明顯。”夢爾達集團首席營銷官陳嘉俊說。
▲夢爾達集團旗下男士護理品牌“海洋至尊”產品
廣東化妝品產業起步較早,產業基礎雄厚,產業生態多元,眾多化妝品品牌在這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現象。資源整合的優勢,吸引了眾多創業者前來。廣州海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儒意品牌負責人周紅濤就是其中之一。
▲ 海雅集團
▲ 海雅集團推出的“儒意”系列產品
“廣州化妝品行業供應鏈速度快、鏈條全,從市場策劃立項到成分配方確認、包裝設計、外包材生產、內料加工廠灌裝檢驗,都可以‘一站式’辦成。”周紅濤說。
目前,廣東化妝品產業已經形成了集上游的原料、包材,中游的研發、制造,下游的品牌、營銷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
肥沃的產業土壤孕育出了產品之光。周紅濤介紹,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來,在洗護、護膚、彩妝等多個領域形成了豐富的產品矩陣,其旗下明星產品“儒意生姜防脫洗發水”年銷售額實現了超過100%的復合增長率。
在依托產業鏈發展的同時,海雅集團也帶動了周邊產業鏈的提質增效。“在市場競爭中,合作伙伴也跟著我們同步成長,推動產業鏈升級。”周紅濤說。
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升級,化妝品行業頭部企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如今在廣東,既有寶潔、安利、聯合利華等國際日化產業巨頭,也有環亞、丸美、阿道夫等知名民營企業,還涌現出一批行業新秀與新銳品牌。
探跡科技發布的《2024美妝行業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廣東化妝品企業產值突破兩千億,位居國內第一。來自廣東藥監局的數據也顯示,截至目前,廣東化妝品生產企業3342家,約占全國總數55%,位居全國第一;廣東化妝品有效注冊備案品種數量超160萬個,約占全國總數80%,位居全國第一。
根植于雄厚的產業基礎,廣東化妝品產業呈現出創新驅動強勁、產學研合作加碼、優質品牌百花齊放等鮮明特征。
做強研發創新
鍛造核心競爭力
對化妝品行業來說,原料的地位如同芯片,原料創新、核心技術突破,是推動產品升級和企業突圍的一大關鍵要素。記者走訪發現,越來越多的國貨品牌企業致力于以中國特色的植物原料備案新原料。
山茶油籽、綠豆、白松露、魚腥草……走進位于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的膜法世家綠色美妝智慧科創園,仿佛進入到了一片滿布植物的叢林。成立18年來,公司始終堅持科研創新,拓展中國藥用植物成分的挖掘與利用。
從新疆紫草中萃取靈感做清潔面膜,在湖南衡山建立有機山茶油種植與研發聯合基地,甄選貴州安順魚腥草、與貴州醫科大學聯合研發魚腥草發酵液……截至目前,膜法世家已擁有核心專利超50項,自主研發單品配方超1000項。
▲“膜法世家”展出的新款面膜產品
膜法世家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曉東說:“隨著國產化替代進程加快,現在我們做到了核心原料全國產,我們目前已經開發了十幾種中國特色藥用植物作為原料。”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激活了國內化妝品新原料市場,2024年我國新原料備案數量達到了90個。今年年初,國家藥監局在官網發布《關于發布支持化妝品原料創新若干規定的公告》,業內人士認為,國家藥監局新推出的這九條舉措旨在進一步鼓勵化妝品原料創新,促進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植物原料具有安全有效、溫和低刺激等特點,隨著消費者對綠色生活和天然成分的偏好日益增加,更多人傾向于選擇含有綠色植物成分的護膚產品。在廣東,越來越多的國貨化妝品行業通過備案新原料,不斷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金花茶花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研發人員發現,金花茶花含有黃酮類、茶多酚、皂苷以及多糖類等活性成分,有抗氧化、抗炎、保濕及促進皮膚健康等功效。2024年,總部位于廣州的溪木源公司將其成功備案為新原料,該公司同年備案成功的另外一款新原料——氧化白藜蘆醇,已經應用到了針對敏感肌美白的氧白因系列產品中。
廣東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省高度重視化妝品原料創新研發,為進一步加大化妝品原料創新服務力度,廣東省藥監局將化妝品新原料研發申報納入重點創新服務項目,通過搭建便捷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系列支持和幫扶。廣州、深圳等化妝品產業強市也陸續出臺有力政策,支持和鼓勵當地化妝品原料研發創新工作。
在廣東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內,一邊是實驗室里研發人員正比對最新測試數據,討論如何優化;一邊是智能工廠內,“三頭六臂”自動調模、自動稱重及自動包裝。這家集產品策劃、配方研發、功效檢測、規模化生產于一體的化妝品品牌客戶服務商,202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6.95億元,同比增長48.24%。
▲廣東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產品的持續競爭力。”芭薇生物公共事業部負責人石品靖說,“創新力”是應對激烈競爭的關鍵,截至目前公司共獲得國內外授權專利130余項。
▲ 廣東芭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化妝品原料研發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的案例不勝枚舉。截至目前,廣東已備案化妝品新原料63個,其中包含多個特色植物資源新原料,約占全國總數的27%,位居全國第一。
監管發力 助力化妝品集群向上向好
廣東省化妝品產業集群既彰顯了廣東“美麗經濟”的蓬勃活力,也對監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機制,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質量安全防線,推動廣東由化妝品大省向化妝品強省轉變。
——全鏈條強化檢查力度,保障化妝品質量安全監管到位。廣東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不斷健全完善以“技術支撐、監測評估、風險防控、交流溝通”為支撐的化妝品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科學聚焦高風險化妝品生產企業,開展針對性的飛行檢查和專項檢查。
廣東還積極探索“監管+服務”工作模式。通過對中小化妝品生產企業開展調研摸查,掌握企業生產質量管理現狀,查找企業質量管理體系運行存在的短板弱項及存在的風險點,擬定個性化化妝品生產企業質量提升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幫扶企業的生產質量管理水平,目前已幫扶532家化妝品生產企業。
——挖潛增效,積極營造優質營商環境。近年來,廣東省出臺多項“硬核”舉措。為解決化妝品原料過度依賴進口、缺乏議價權等問題,廣州市白云區建設“白云美灣國際化妝品研究院集群”,推動高校及優質科研院所平臺資源共享。截至2024年底,研究院集群已入駐11家高校(科研院所),賦能近300家化妝品相關企業“知識化”轉型。
▲ 白云美灣國際化妝品研究院集群
目前,廣東省已形成“南方美谷”“白云美灣”“中國美都”等各具特色的化妝品產業集群,集優聚強的粵產化妝品正煥發新的活力。
據統計
2024年
白云區化妝品“四上”企業突破550家
工業產值加商業銷售額
合計超360億元
同比增長7.1%
“白云美灣”產業規模從不到80億元
發展到如今年均增加近50億元
2025年
白云區將力爭帶動全區化妝品產業
實現可統產值突破400億元
“四上”企業突破600家
千億產值目標正逐步實現
白云區“美麗經濟”
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