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深耕藥監領域,
以嚴謹守護藥品安全;
她們奮戰檢驗一線,
用熱愛攻克技術難關;
她們揮灑青春汗水,
用專業賦能基層治理……
她們是閃閃發光的藥監“她”力量。
即日起,“廣東藥監”微信公眾號推出【藥監“她”力量】專欄,深入挖掘廣東藥品監管系統女性干部職工的奮斗故事與感人事跡,向了不起的“她”致敬!
第一期
出生于1998年的劉子純是廣東省藥品檢驗所中藥室派駐到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指揮部辦公室的一名選調生。這位95后女孩,以突破求新的創造力、自驅自勵的行動力以及女性細膩的洞察力和共情力,在基層一線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成長故事。
劉子純既能發揮創新精神,以中藥專業知識賦能黨支部文化建設,也能在基層一線快速把“技術思維”轉化為“服務思維”,用新學的粵語和當地群眾交流,快速融入基層工作環境……她的故事,是新時代廣東藥品監管系統青年女性扎根基層一線,為“百千萬工程”貢獻藥監“她”力量的生動縮影。
今天,我們一起來聆聽她的故事。PART.1
粵藥君:作為藥監系統95后女性,您認為年輕群體有哪些職業優勢?請分享您利用年輕群體的優勢推動工作開展的案例。
劉子純:我認為年輕群體的職業優勢是有創新思維、快速學習力、數字化能力以及對未來充滿信心、不斷出發的銳氣。
在省藥品檢驗所中藥室擔任支部青年委員時,我參與了第十一黨支部的“四強黨支部”創建工作,主動承接下“四強黨支部”文化墻制作的任務,創新性提出以中藥“五味”為延伸,對應黨員成長的五種境界,最后完滿完成任務,得到了支部書記和成員的認可。
△劉子純參加遂溪縣植樹活動
粵藥君:您是否曾因年齡小、工作經驗不足而在工作中遇到困惑和難題?是如何調整過來的?
劉子純:剛工作時,我常因“學生氣”過重而陷入被動的狀態,也帶來了一些困擾。但這種被動狀態讓我意識到等待很難成長,于是快速調整狀態,嘗試通過“主動四步法”來提高工作效率:
主動詢問,積極了解任務目標與細節,明確自身職責;主動準備,提前梳理所需材料,預判潛在問題;主動思考,觀察前輩的工作方法,分析其背后的邏輯與考量;主動總結,復盤經驗教訓,沿用有效做法。在我看來,年輕或許缺乏經驗,但是真誠和行動力永遠是破局的關鍵。
PART.2
粵藥君:您還記得剛到湛江市遂溪縣“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工作的感受嗎?
劉子純:最初我是緊張與期待交織的,雖然對“百千萬工程”指揮辦的工作內容了解有限,卻覺得有無限的可能性。
在初期工作的時候有些心理落差,陌生的環境和同事、聽不懂的方言、理不順的縣情線路,讓我感覺有點迷茫和無所適從。后來在工作中,接到了制作“百千萬工程”成果PPT的緊急任務,那是我第一次全面接觸遂溪縣“百千萬工程”的舉措和成效,也是第一次參與整個辦公室的“團隊行動”。辦公室的陳毫勝主任對我說“現在得學會用PPT講故事,你的新想法很重要。”這份真誠和信任給了我更大的動力和責任感。從模板顏色的確定,到封面的設計,從文案的字斟句酌,到圖片的挑選,我們在周末加班加點,終于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也正是這次的團隊協作,讓我對未來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更感受到了經驗的傳承和工作的歸屬感。
粵藥君:從省藥檢所中藥室到基層服務工作的轉變,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有什么難忘的經歷可以分享嗎?
劉子純: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從“技術思維”到“服務思維”的轉變,以及從“專業能力”到“綜合能力”的需求側重。
最難忘的是參與國家藥監局對遂溪廣藿香、穿心蓮中藥材種植基地調研報告的撰寫,最初我按照技術思路整理內容,重點羅列廣藿香、穿心蓮的質量標準和種植規范,卻被領導指出“方向偏差”,因為這份報告要展示的不是專業知識,而是用數據證明遂溪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的優勢和可行性,以及進一步推進的意義,要結合遂溪縣情和種植基地的實際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通過這份報告為遂溪縣爭取資源。這次經歷讓我深刻理解了基層服務工作的核心:每一個政策都與群眾息息相關,每一個舉措的提出都要經過實地調查和大量信息搜集,每一次調研和報告的落腳點都應該是民生。
△劉子純參加遂溪縣“遂心暖集”
黨員服務群眾活動(右二)
粵藥君:您在基層服務群眾時,是如何將女性的獨特視角轉化為工作優勢?這種優勢對“百千萬工程”工作的開展有何意義?
劉子純:我認為女性可能更擅長于細節觀察和情感共鳴,所以在工作中我會展現出更強的細致性、溝通力和親和力。比如說在參與“遂心暖集”活動黨員服務群眾活動時,一位有點“社恐”的阿姨抽到“遂溪圣女果主產地問題”,攥著紙條面露難色,身后人群的催促也讓她更手足無措。我立刻放緩語速,用剛學的粵語笨拙地與阿姨進行細致溝通,“界炮?”阿姨最后小聲地回答出正確答案,我順勢遞上了果子,她也在品嘗中露出了笑臉。
基層與群眾距離最近、聯系最緊密,在開展工作時與群眾的溝通和共情就更為重要。同時,群眾的“急難愁盼”也有很多藏在細節里,要主動去溝通去接觸,才能讓更多惠民舉措順利落實,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讓“百千萬工程”促進政府與群眾的“雙向治愈”。
PART.3
粵藥君:您覺得這段扎根基層的工作經歷對以后開展工作有什么助力?
劉子純:一方面是更懂群眾需求,工作更接地氣。在基層,我們可以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可以走村入戶調研,可以參與種植、銷售等一線工作,通過這些方式,才能更明白群眾的急難愁盼是什么,群眾的美好生活向往是什么,學會從群眾的角度看問題,才能明白政策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而是要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另一方面是鍛煉綜合能力,工作更有底氣。基層工作充滿了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既要處理突發問題,又要協調各方工作,這些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在緊急情況下冷靜溝通、協調,提高個人抗壓。這些能力也讓我在未來面對任務時,能更從容更鎮定。
△劉子純參加第一屆“嶺南杯”藥品檢驗系統
中藥材鑒定技能競賽志愿服務(右五)
粵藥君:您想對十年后的自己說什么?
劉子純:相信你還記得在遂溪親手種下的樹、科普時學生的笑臉和收獲的成長,相信你在未來也已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汲取了更豐富的知識。希望你在政策和民情的交匯點上找到了更多切入口,為群眾辦成了一樁樁實事,回望自己走過的路,一路都是堅定、充實、成長和溫暖,無論走多遠,都懷揣著在基層的熱忱和初心,砥礪前行。
粵藥君:面對準備進入職場的年輕女性,您有什么想說的嗎?
劉子純:有人說“00后不能吃苦,容易沖動”,也有人說“女性適合穩定”,但是我想說,不要服從于這些對年輕女性的標簽,也不要“佛系”“躺平”,我們的創造力、共情力和活力本就是職場中的優秀能力,發揮自己的專業和行動力,未來會有無限可能。